模块划分及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
(1)功能性要求
指为满足特定使用目的而必需满足的强度、刚度、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,另外还要注意该模块功能性上的相对完整,例如壳体模块应满足轴承支承的刚度、强度要求,满足与其它相关联模块的连接要求,满足散热、渗漏性方面的要求等。
(2)经济性要求
不同形状、结构、材质及成型方法和工艺性的好坏都决定着一个模块经济性的优劣,如行星齿轮箱系列设计中,齿圈部分的功能模块可有两种选择方法,一种直接选取齿圈为外壳,两侧再与轴承座连接,这时齿圈模块由于为锻件,因而模块设计时应使其尺寸尽可能小,过渡部分尽量由采用铸铁的轴承座来伸展,这样以便尽可能节省锻件部分的重量和费用。另外一种处理方法为可采用整体铸造外壳,内齿圈镶嵌进外壳内,这样齿圈部分可变小,但外壳体则会明显加粗,整体尺寸将会加大。目前通用产品以采用前一种模块设计方法居多。
(3)外观造型要求
现代产品技术发展的特征之一为越来越重视产品外观设计的美观性、欣赏性、艺术性和宜人性要求,因此在充分满足产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,还要充分兼顾到其艺术造型及宜人性方面的要求。当然在进行这一过程设计时,还要充分考虑到使用环境及用户的要求,不能因为过分追求其艺术造型的效果导致不协调或造价过于昂贵。
(4)工艺性要求
模块选择应便于成型、便于加工,便于装配及拆卸,应尽量避免采用特种成形方法,特种材料,特种设备及工装等,以免增加制造、装配或维修难度及成本。
(5)可维修性要求
功能模块选择时还应注意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可更换模块,这样在损坏或出现故障时易于维修更换。
容易看出,进行模块设计应考虑的上述几个方面的要求也往往是相互关联的,具体设计时应综合权衡、统筹处理,正确处理好主与次,先与后的关系。此外模块设计时还要对其功能扩展方面的要求有_考虑,以使该模块在进行整体产品系列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。